如何通过史料进行“料史”-c7娱乐麻将胡了

来源:历史学院发布时间:2023-10-16 09:55:12访问量:303

历史学由于其自身的学科性质,史料在研究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史学研究的首要步骤是对史料进行鉴别和处理,而研究者对于史料的选择与认识各有不同,怎么样去用好史料,进一步用史料去研究问题,从史料出发去思考问题;如何在具体的史料阅读过程中不断培养对于历史问题的“预判”能力,是低年级硕士研究生亟需关注的问题。

为此,李玉教授面向2023级中国近现代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和部分博士研究就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理论性的讲解,以期培养学生的史料素养和能力。史料承载着历史记忆。关于史料的阅读与史学能力的培养,李玉老师指出两方面的关键所在,其一是技能化,即不断地提升和培养自己收集史料的能力;其二是理论化,即能够抽象思考史料与史学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对于解读史料的能力。这其中,就包括通过史料去“料史”的能力。

所谓“料史,就是借助具体的史料,对于历史事件进行“预判”,或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最终从史料中挖掘研究灵感。对于“料史”能力的重要性,李玉老师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中进行探讨:

首先,历史存在是具有“无限性”的,而人的认识是相对有限的,也就是说研究者能够读到的史料也是有限的。“穷尽史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们的目标是尽可能详细地去占有史料,去了解历史,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无限地接近历史,挖掘出史料背后隐藏的历史面貌,揭示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其次,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所组成的。无论思想还是行为,社会性是人类活动的普遍特征,在行为仪式、道德伦理、社会关系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也即所谓的规律性。“料史”就是从史料背后观察其所承载的信息,从历史事件、个案去进一步思考历史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揭示历史背后的规律,推测历史发展的因果、走势及其表象与实质等。

最后,“料史”应该带着问题意识。研究历史应关注一些事件的共性,也即内在规律性。逐渐由以点“代”面走向以点“带”面。一般在写文章时,往往容易就事论事,注重对个案的浅析,而忽视对一些事件公共性的认识。李玉教授强调,应跳出个案事例,由此极彼,从个案到一般,逐渐提升自己的史学认知能力。

史料并非完美无缺,它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那么面对大量浩如烟海的史料,面对史学的庞大资料库,如何有效抓住其中的关键。李玉老师用摄影和雕塑进行举例,指出人类技能的培养是个不断进行锻炼,不断提升能力的过程,也就是说只要持之以恒,全力投入,全心投入,每个人“以点带面”,即是从一般到普遍的认识水平专业技能自然会不断提升。就像喜欢摄影的人,看到风景,想到构图成像;热爱雕塑的人,看到动静各物,想的便是构造塑型。只要用心培养,就会形成把握事物规律性的能力,强化从“个案史料”走向“群体史料”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史学素养。

在“料史”能力的培养方面,李玉老师给出如下建议:第一,自己的史学能力要有一个内在的自我期许,告诫自己时刻提升能力,不断进行系统的“投资”与“产出”。第二,注意积累,加快自己处理史料熟能生巧的过程,由望“文”生义走向望“料”生义,为自己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其三,不断思考,学会对文本本身的形成过程、写作用意进行一个系统性的追问。李玉老师以社会史中的衣食住行方面进行举例,当我们遇到某一区域社会现象时,要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既要“入乡”,更要“明俗”,不可简单地“望文生义”。其四,要善于“借器”(方法)。一般而言,可以运用统计与抽样的方法大致判断事件的走向。

阅读史料是“料史”的重要途径。史料是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种类多、范围广。但历史是一种传承,文字记载无法展示历史的全方面信息,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历史研究的平面化。文字以传统书籍为载体,在阅读文字性史料时既要“识字”,更要“读书”,要在不断提升阅读效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料史能力,要善于“捕风捉影”。风,即事件发生的前兆;影,即事件的影响或余波。每种史料由于文体的不同,在“可读”“好读”“难读”“耐读”方面的表现各有不同,有的可以“快读”,有的则须“慢读”;而且,史料的形成主体、途径与性质,也决定了有的“易得”,有的“不易得”,在流通度及阅读条件上有着明显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料史”。

史料是记录历史的材料,明确史料类型更能快速有效地帮我们筛选研究所需的资料。李玉老师对史学研究中主要的史料类型进行了大致介绍:图书类可以分为政府公书类(公文、文件、公告)、人物文件(日记、文集、书信、电报等)、史料汇编(档案资料汇编、史料汇编等)与一些其他类史料(口述材料、文史资料、回忆录、未刊文献、民间文书等);期刊报纸类则可以分为可读性较强的综合性期刊杂志与专业性较强的的高校学报、校报类;此外还有很多样的海外文献,如外交文件、海关报告等。当我们获取了多样的史料后,则需要对史料的价值作进一步评估,找出重点史料,判断标准包括史料信息的完整性、学术性与丰富性三个层面,要首先抓住研究问题相关的重点史料,用直接史料直击要点,减少间接史料的“旁敲侧击”。当获得的史料相对零散、杂碎时,则要依据研究的重点与史料内容,具体分析其使用价值。对于社会史、生活史等专题的研究,杂碎史料也有较大价值。例如隐藏在报刊中的杂碎的生活讯息,如果留心发现,积累到一定数量,能够反映出某问题时,也可以做出成果。李玉老师特意举了他从阅读晚清《申报》市井新闻引出研究晚清社会欺诈问题的案例。

明确了史料类型之后,正式阅读史料时应当遵循相关规范,最大程度读懂史料,合理运用史料。对于史料的阅读方法,李玉老师归纳出八个层面,层层递进,不可轻易忽视任一方面:1、读字、读句、读文;2、读人、读事、读时;3、读、读、读4、读懂、读深、读透;5、读、读、读6、读全、读细;7、读、读8、注意不孤发,事不孤起。

李玉老师指出当读一段史料时,应该不断地预判和思考,从某一句开始去追溯事件,经分析后做出判断,注意信息的输入、反馈、输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字、句、文”的关系问题上,李玉老师指出“识字”“读书”与“作文”也是一个连贯的过程,要读懂“字”,注意推敲文章的遣词造句,重视文字的结构;由此形成习惯,论文写作时也会受益,一般而言,“字顺”才可“文通”,“文通”方能“意达”。读懂“文句”,领会“文意”,不断挖掘史料信息背后所表达的历史意义。注重“人、事、时”的复杂关联与相互影响,平时阅读史料时要注意例证的代表性及其表达的情感,理清其事理与逻辑。由此引出要读懂史料所附着的“礼”与“理”。“礼”代表着人情感的价值判断及对事件的好恶倾向。“理”更多的代表一种是科学性判断,是一种理性认识。我们在运用史料过程中,要将文本与语境进行结合,从时代背景出发,做到“知文论事”,“论事知人”,由“礼”上升到“理”,由“形象说明”上升到“抽象说理”。李玉老师以近代卫生问题举例,如一些洗澡习惯、自来水的使用问题上,应具体结合当时的环境进行分析。此外,在阅读史料时,切勿因片段或字句望文生义,需注意史料前后的联系,注意相关史料汇集,形成史料的“链条”,做到“此起彼应”,读出正确的信息,做出全方位的判断。在“料史”的过程中,既要“细心”,更要“耐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做到触类旁通。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养成记录研究心得的习惯,让“研究笔记”与具体的“研究日程”相辅相成,建立起自己的史料库、灵感库,让自己的思想火花渐成燎原之势。

当然,李玉老师指出,这种从史料中找到灵感,不断捕风捉影,并最终形成具体研究的能力并不能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时段的训练而逐渐获得的。李玉老师以发现《申报》社论《机械说》之经过为例,向大家展示他阅读该史料的整体思想经过与后续的研究过程。他表示,虽然这一研究目前暂时无法继续推进,但这次的“不成功经历”或许为下一个灵感“埋下了种子”,或许在未来某日新的材料出现后,这个“种子”就可以“长出小芽”,“开出小花”,甚至“结出小果”。

李玉老师在课程最后指出,历史研究是一种体力加脑力的劳动过程,在全力以赴的同时,更要“全心以赴”,不仅要沉下心来多动脑、多读书,也要重视文章的投稿以及相应的格式,平时多进行一些潜移默化的实际训练,形成一种史学职业习惯,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达到“文以载料”与“文以载史”、学术性与艺术性的相得益彰。希望大家带着对史学热爱的情怀,与实现长期目标的雄怀,在史学研究的途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历史学院 王玉风、黄旻婧)


/
网站地图